華山以其“險”而著稱于世,多少游客也因其險而踟躕生畏。多年前我就夢想去領略華山的雄姿,而今終于鼓足勇氣一覽它的風采,果然名不虛傳。
華山共有五大峰:東、西、南、北、中峰,北峰是我們要到達的第一站。
從售票處出發(fā),大約走了3小時的平緩路段,路面寬闊平整、綠樹成蔭的道路,若不是有隨處可見的峭壁相伴,真以為是在公園中閑庭信步,這大概算是登山前的熱身吧。
經過了華山的第一關———五里關,我們來到華山的第一處美景———毛女洞,這里也是體能補給的第一站。據工作人員介紹,到達北峰至少還要走2小時。山勢開始變得陡峭起來,此時的汗水已經濕透了衣衫,我們只能通過喝水、吃水果來減輕負荷……
一級級陡峭的臺階被我們一一征服在腳下,體能在下降,休息的間隔越來越短,不過休息的間隙也是我們慢慢欣賞風景的好機會。我有幸看到了對面峭壁上那可愛敏捷的小生靈———巖羊,聽到游人的歡呼,只見它靈巧地向峭壁頂部奔去,真的為它捏一把汗,萬一有點閃失,后果不堪設想,這大概就是大自然的奧秘———適者生存。
一路前行,終于見到了傳說中的“回心石”。聽別的游客講,到了回心石也大概是爬了華山的一半,再往上走山勢只會愈加險惡,有一些意志薄弱者不敢前進,回心轉意,視險而歸,這也是“回心石”的來歷。走過回心石,上面便是有華山“一線天”之稱的“千尺幢”,此路是人工在石槽中開道直上,兩旁鐵索垂掛,猶若天梯,幢高80余米,傾斜大約有70度。我們找出事先準備好的手套,手握鐵鏈,腳踩只能放半個腳掌的臺階攀緣,回頭遙望,腳下的路讓人不寒而栗……
經過百尺峽,我們到達了華山的第一個山峰———北峰,峰頂寬闊平坦,小商店、飯店、旅館一應俱全,如同天上的街市,這里也是華山索道的終點站。北峰海拔1614.9米,又因其三面懸空,形若云臺,又名“云臺峰”。2003年10月,武俠小說名家金庸在此“華山論劍”,電影《智取華山》也取材于此,當年智取華山之路就在眼前。由于天氣晴好,華山的植被又少,山脈顯得很硬朗,給人一種鐵骨錚錚的感覺。
經過短暫的休整,我們繼續(xù)前行,因為人們都要趕在天黑前到達中峰住宿,人逐漸多起來,好多險峻的地方都需排隊前行,尤其是蒼龍嶺上,已載滿了游客。由于兩面都是深不可測的萬丈深淵,大家都格外小心,禮讓三分。
天氣漸晚,夕陽西下。金鎖關的傍晚更加華麗多姿,一把把金鎖、一條條紅絲帶在落日余暉的映照中光彩奪目。金鎖關是通往東、西、南峰的咽喉要道,鎖關后則無路可通。“自古華山一條路”也至此分開。
夕陽掩映著蒼松,使大山顯得幽靜而安詳。天暗了下來,氣溫開始下降。歷時八個小時我們終于到達了中峰。與北峰相比,中峰顯得樸素而安靜,給人一種與世無爭的感覺。坐在中峰寬闊的石面上,仰望滿天星斗,感到天際如此遼闊,銀河清晰明朗,近在咫尺,“不敢高聲語,恐驚天上人”的意境大概就是如此吧!
次日凌晨4:30我們便從中峰出發(fā),前往東峰觀日出,東峰離此大約有20分鐘的路程,風高夜黑,游人卻如織,原來他們都是夜里登上山來的,燈光縱橫交錯,給寂靜的夜增添了活力。經過了直上直下90度的云梯,我們來到了鷂子翻身,這是觀日出的最佳位置,5:40分在游人們期盼的目光中一輪紅日從東方冉冉升起……
霞光萬丈中,每一座山峰都顯得朝氣蓬勃。只在畫中見到的“西峰”美景就在眼前,遙望西峰山脊如臥龍一樣蜿蜒直上,三面直立如刀削,空絕萬丈。站在西峰頂,回望在蒼松翠柏中若隱若現的南峰猶如江南秀景。
南峰是華山的最高峰,海拔2154.9米,山頂的風出奇的大,讓人呼吸都感到困難。因為風大,位于南峰最刺激的高空走險———長空棧道也被迫關閉,令人不免有一絲遺憾。
上山容易下山難,腿腳已經不聽使喚了,大家邁著卓別林的步伐,艱難下山。至此我不得不慨嘆華山的挑山工,他們每天挑著沉重的擔子上山下山,婉轉的陜西民謠在無盡的山路上飄蕩,他們積極而樂觀。山上所有吃的、用的都是他們一步一步扛上來的,他們擔起了華山千千萬萬游客的需求與便利,他們是真正的“華山英雄”。
華山之旅,雖然艱辛而勞累,但我真正體會到“無限風光在險峰”的內涵,體驗到挑戰(zhàn)自我、挑戰(zhàn)體能極限的樂趣,相信沒有比人更高的山,沒有比腳更長的路,“世上無難事,只要肯登攀”。(王俊莉 新華制藥205車間)